農產品也能投資?看完這篇讓你找到更多投資機會!
說到投資,多數投資人都是想到股票與債券,但其實日常飲食中的農產品,也有機會成為財富增值的秘密武器唷!想知道投資農產品的獨特優勢,以及需要注意的關鍵風險嗎?話不多說,趕快看下去!
一、投資農產品的優點有哪些?
1.通膨與地緣風險對沖:很多農產品其實都是民生必需品,所以價格往往跟全球糧食通膨高度相關,如2022年俄烏衝突推高小麥價格30%,投資農產品有機會抵禦購買力下降與地緣政治波動。
2.分散風險:農產品價格與多數的金融資產相關性極低,可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,例如2022年股市、債市、匯市幾乎全線下跌,但當年黃豆、玉米反而逆勢上漲超過10%。顯示其與傳統金融資產之間的獨立性。所以也會發現很多大資金的經理人都會把部分資金配置其中,例如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就有表示他會把資金放7.5%在大宗商品,裡面就包含一部份是農產品。(但仍需注意,農產品價格較難如同股市一樣配息或甚至長期持續向上,因此只會是資產配置中的配角而非主角)
二、什麼是「黃小玉」?
說到農產品一定會聽到「黃小玉」,不過「黃小玉」並非人名,而是指全球最重要的三大農產品:黃豆(Soybean)、小麥(Wheat)和玉米(Corn)。這三種作物是全球糧食供應的基石,廣泛應用於食品、飼料和工業用途。它們被暱稱為「黃小玉」,因為它們在農產品期貨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尤其是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(CME)等主要期貨市場。
黃豆:全球約八成用於壓榨成飼料(黃豆粉)與食用油(黃豆油)。美國、巴西是主要產地,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糧食進口國,尤其是在黃豆的部分,進口量更是其餘地區的數倍,所以中國的經濟狀況對於黃豆價格影響,更勝於小麥以及玉米。其中黃豆價格是季節性最明顯的作物。
小麥:主要用於麵粉與食品加工,俄羅斯、歐盟、加拿大及澳洲為出口大國。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小麥期貨是全球最具流動性的小麥期貨,也稱為芝加哥小麥期貨,是全球小麥價格的參考基準。小麥做為全球最主要的農產品之一,其期貨市場也具有高流動性。
玉米:用途多元(飼料、乙醇、食品),巴西、美國主導供給,亞洲需求快速成長。玉米用途甚多,可分為食用玉米、飼料、生質燃料等,由於玉米做為牲畜飼料,因此玉米期貨價格對其它農產品價格尤其是牲畜有著極大的影響。
三、如何投資黃小玉?
1. 期貨合約
由於投資農產品不太可能直接購買一箱黃豆或玉米來做買賣,因此全球主要的農產品投資或避險都是仰賴期貨來達成。前面提到的黃小玉都有對應的期貨,主要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(CME)交易,投資人可以直接參與黃豆、小麥或玉米的期貨合約。
優點:貼近農產品的價格、多空雙向靈活操作、交易時間長
劣勢:有槓桿、有結算日 需做好相關知識研究
總而言之,期貨交易槓桿高、風險大,進場前要好好了解相關的合約規格。
期貨交易所 |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(CBOT) | ||
交易時間(臺灣) | 夏令時間:周一至周五 - 08:00~20:45 和 21:30~02:20 冬令時間:周一至周五 - 09:00~21:45 和 22:30~03:20 |
||
主要商品 | 黃豆期貨 | 小麥期貨 | 玉米期貨 |
合約規格(1口) | 5000 英斗 (約 136 公噸) |
5000 英斗 (約 136 公噸) |
5000 英斗 (約 127 公噸) |
合約月份 | 1,3,5,7,8,9,11月 | 3,5,7,9,12月 | 3,5,7,10,12月 |
交割方式 | 實物交割 | 實物交割 | 實物交割 |
原始保證金 | 2,365美金 | 1,815美金 | 1,155美金 |
註:保證金資料截至2025/5/26,請參考永豐期貨官網最新公告
- 運作方式:
- 黃小玉期貨在CME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(CBOT)交易,每份合約代表5,000英斗,報價以美分/英斗計算(例如,黃豆漲1點,合約價值增50美元)。
- 採用保證金交易,僅需支付合約價值的5-10%(如保證金2,365美元,合約價值=1060美分 x5,000英斗 / 100美分 = 53,000美元),也代表槓桿高(最多可達到20多倍),報酬與風險並存。
- 一天交易的時間長達約17小時,所以進場後只要發現價格達到設定的停損或停利價位,幾乎是隨時都可以出場。
- 由於黃小玉期貨本身是實物交割,建議在期貨公司約定的網路停止交易日前提早平倉或轉倉,避免交割衍生的額外手續及費用。
- 適合對象:熟悉期貨交易、能承受高風險的專業投資人。
- 操作建議:
- 開戶並存入保證金:透過台灣期貨公司開設帳戶,並匯入保證金。
- 找尋進場時機:可透過技術面或基本面,決定合適的進場時機。
- 風險管理:設定停損位置,並且避免槓桿過大而承受不了價格波動帶來的虧損。
- 由於黃小玉期貨本身是實物交割,建議在期貨公司約定的網路停止交易日前提早平倉或轉倉,避免交割衍生的額外手續及費用。
2. 農產品ETF
由於農產品期貨具有槓桿、結算制度等較高的知識門檻,對一般投資人而言,直接參與期貨市場可能風險較高且操作複雜。因此,農產品ETF成為一個相對簡單且風險較為可控的投資選擇。由於是專業經理人負責操作與管理,因此投資人可透過低槓桿的方式參與農產品市場,也無需擔心期貨轉倉、實物交割等技術性問題。
優點:投資門檻低、操作簡易、一樣可以貼近農產品價格
劣勢:選擇種類少(目前台灣開放的農產品ETF只有期街口S&P黃豆ETF)
- 運作方式:
- 股票市場中找到相關ETF,直接如同股票買進賣出即可。
- 但通常只能做多,不如期貨一樣可以多空雙向。
- 適合對象:新手、小資族或偏好低風險的投資人。
- 操作建議:
- 交易管道:透過台灣券商(如永豐金證券)購買街口黃豆ETF
- 費用考量:注意ETF管理費(約0.5~1%),相對不適合短線當沖或太過頻繁的進出,(以週或月為交易週期較適宜)。
四、結論
投資優勢
農產品與股票、債券等傳統資產的價格連動性較低,有助於達成資產配置中的風險分散效果。
投資前的準備
在進行農產品投資前,應先了解該農產品的基本面,包括:
- 全球與區域性的供需狀況
- 主要產地的氣候變化
- 國際貿易政策與地緣政治因素
投資方式建議
若想參與農產品市場,可透過CME(芝加哥商業交易所)交易的農產品期貨,例如:
- 黃豆期貨(Soybean)
- 小麥期貨(Wheat)
- 玉米期貨(Corn)
這些期貨商品成交量大、流動性佳,且具備多空雙向操作的彈性。
結語
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農產品投資,並在未來的資產配置中,提供一個分散風險的選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