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中破土而出 香港經濟走向復甦

在過去三年當中,香港經濟飽受新冠疫情的嚴重打擊,除了訪港旅客大量流失之外,嚴格的封控措施更直接影響旅遊相關行業、零售業、酒店業等。所幸今年以來,已陸續放寬防疫限制,訪港旅客也逐月大幅增長,其中又以中國內地旅客佔最大宗,透過內需消費復甦及本地經濟活動轉強,香港經濟可望迎來觸底反彈。展望2023年的香港,要如何從疫情中破土而出,展開復甦之路呢?

訪港旅客回溫 內地消費提振經濟復甦

香港特區在經過新冠疫情的嚴重打擊後,去年年底開始陸續放寬了新冠防疫措施,直到今年2月初已全面解封,加上香港與中國內地在今年一月初恢復通關,使近期訪港旅客人數呈現大幅回升,整體來看,3月訪港的旅客較2月激增68%達到245.4萬人次,月增率約為68%,預計隨著內需消費的回溫下,將轉化為對香港經濟的逐步提振,此外香港今年將復辦一系列的國際盛事,此舉有望帶動旅遊業復甦。

資料來源:香港旅遊發展局(Hong Kong Tourism Board)

受惠於旅遊業的反彈及中國內地私人消費的復甦,香港零售銷售總額在3月回升至335億港元,年增率連四個月飆升達到將近41%,後續伴隨香港特區政府的財政刺激,將有助於刺激民眾消費買氣,從而為香港旅遊相關行業、零售業及酒店業等提供更大的復甦力道。

資料來源: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(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)

勞動市場逐步改善 就業人數反彈

今年以來,香港就業情勢逐步轉好,各行業的失業率加快回落,而勞動市場的快速復甦成為支撐經濟回穩的重要因素,伴隨政策面效果逐步展現有力支撐之下,香港失業率已連續12個月下滑降至今年2月至4月的3%,主要歸因於香港本地經濟活動的復甦以及訪港旅客人數的反彈,加上就業市場的薪資水平普遍錄得增長,今年2月至4月總就業人數從今年1月至3月期間的約365.4萬人略微增加1800人至365.59萬人,預期就業前景穩定將可為香港的私人消費帶來重要支撐。

資料來源: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(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)

香港商品貿易可望「倒吃甘蔗」

伴隨全球經濟情況的惡化,中國內地和全球其他地區的商品需求仍然疲弱,香港商品貿易已連續9個月陷入負成長,香港3月整體出口值年增率從2月的-8.8%縮窄跌幅至-1.5%,出口總額上升至3672億港元,3月整體進口值年增率則從2月的-4.1%縮窄跌幅至-0.6%,進口總額上升至約4078億港元,其中輸出到亞洲的出口都出現了下滑,但出口到歐洲、美國等地則恢復了成長,短期內應可緩減部分壓力。

儘管香港目前面臨全球經濟放緩所帶來的悲觀前景,不過隨著中國內地解封後,快速成長的投資和消費有望推動全球其他經濟體對商品、服務的需求,進而擴大進口規模,加上商務旅行和跨境活動更加靈活和頻繁,預計將成為拉動香港貿易前景的重要因素,下半年的出口成長可望出現倒吃甘蔗的表現。

資料來源: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(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)

經濟重回正軌 前景謹慎樂觀

隨著香港全面開放,經濟重回正軌,香港特區4月採購經理指數(PMI)數據從3月的53.5下滑至52.4,但整體來看仍保持擴張,其中服務業持續受惠於消費者支出的復甦、來自中國內地的新訂單進一步擴大、供應商交貨時間連續第六個月縮短,整體商業狀況改善也讓市場對商業活動的前景保持樂觀情緒。

物價方面,近期食品價格下滑,但電力、天然氣等能源相關項目價格大幅上升,預料香港在第二季依舊會面臨通膨上行壓力,但短期內應會保持溫和成長。

資料來源:investing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(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)

創新、綠色金融展現全球金融中心的捲土重來

香港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,但在過去三年裡,香港經濟飽受新冠疫情的嚴重打擊。因此香港特區政府持續加強金融科技基礎設施、提供有利的監管框架、鼓勵金融創新和培養人才等措施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,香港特區在今年2月中旬完成發售了8億港元的代幣化綠色債券,提供更靈活的法律和監管金融環境,是迄今為止亞洲規模最大的債券發行,更展現了香港以創新方式將債券、金融科技和可持續金融結合的優勢。

此外,香港年度預算案中特別提出了額外撥款方案,包含將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發展的100億基金中,撥出其中6成以幫助大學、研究機構建立生命科技主題研究院等。以香港中長期發展來看,科技創新、綠色金融既是助攻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,也能藉此活化傳統行業。

資料來源:2022-23財政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

預算激勵措施 為經濟復甦提供動力

在新一年的財政年度上,香港特區政府將採取適度寬鬆、適度自由的財政政策,並花費將近1700億港元以對抗疫情和支撐經濟,其中將分配超過80%以上資源支持民眾及中小型企業,由於中小型企業佔香港的企業總數超過98%之上,是經濟的重要基石,因此香港政府針對企業亦在2023-2024年最新的預算案措施中,全面減輕中小企業營運壓力,並提供更精準且穩定的資金流,其中包含:

資料來源:2023-24財政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

香港經濟將走向回歸常態之路

考量到中國內需消費的回溫,將轉化成為2023年香港經濟走向復甦的利多因素之一,加上香港本地經濟活動的回暖以及訪港旅客人數的反彈,勞動市場亦逐步改善,不僅有望帶動委靡了近三年的旅遊相關行業、零售業及酒店業得以重振旗鼓,更可期待需求回溫帶動香港商品貿易由負轉正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,香港政府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中,將提撥80%以上資金用以資助市民、中小企業,進一步為經濟復甦提供強勁動力。

展望後市,儘管目前全球經濟放緩及金融緊縮為香港前景帶來不確定性,出口貿易也仍面臨挑戰,不過在陸港全面恢復商務旅行和跨境活動將持續提振商業、旅遊和其他經濟活動,以及中國內地持續擴大內需支撐下,可期待香港經濟迎來觸底反彈。

香港交易所相關股指期商品

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(FIA)統計,2022年香港交易所期貨與選擇權商品總交易量達4.54億口,全球主要交易所排名第17,主力期貨商品包括恆生指數期貨、H股國企指數期貨與恆生科技指數期貨。恆生指數期貨追蹤標的為恆生指數,是香港最早的股票市場指數之一,自1969年11月24日推出以來,一直獲廣泛引用,成為反映香港股票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;H股國企指數期貨追蹤標的為恆生中國企業指數,反映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國H股企業之股價表現;恆生科技指數期貨追蹤標的為恆生科技指數,於2020年7月推出,追蹤於香港上市的30間最大型的科技公司,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投資中國創新產業及科技公司的基準指數。

此外,香港交易所亦是國內交易人最常交易海期市場之一,根據期貨公會2023年4月份統計數據顯示,其交易量僅次於美國與新加坡市場,可見國內交易人對其具一定之熟悉程度,想參與香港疫後經濟復甦的交易人,可透過上述商品進行策略交易及風險管理,即時掌握交易及避險機會。

商品名稱(代碼) 合約規格 最小跳動點 合約月份 台灣交易時間
恆生指數期貨(HSI) 指數X50港幣 1點=50港幣 2個近月+2個季月 09:15~12:00
13:00~16:30
17:15~03:00 (T+1)
LTD至16:00
H股國企指數期貨(HCEI)
恆生科技指數期貨(HTI)
迷你恆生指數期貨(HMH) 指數X10港幣 1點=10港幣
迷你H股國企指數期貨(HMCE)

許雅筑

永豐期貨 副理

總體經濟分析、數據分析(Excel、Python)

前往專業團隊完整介紹

相關文章

立即
開戶